機械腕錶的複雜功能種類繁多,其中許多功能可追溯至數百年前。例如陀飛輪發明於17世紀晚期,而三問表則再早一個世紀誕生。直到現在這兩種複雜功能的生產難度都很高且價格昂貴。日曆功能可以說是最有用的複雜功能,同時價格親民。附加了日曆功能完善了時間的整體計量。在腕錶中,第一個(量產)日曆視窗於1915年出現在Movado腕錶中,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一個世紀前懷錶中就出現了這種視窗。萬年曆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更早,複雜的萬年曆出現於1762年。
Horage Array 鏤空大日期盤
現代曆法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制定,由儒略歷稍作更新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里高利歷被作為一個標準年,於1751年在英國和美國殖民地成為官方曆法(直到20世紀才在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成為官方曆法)。讓我們來看看腕錶展示日曆信息的所有方式。
日曆
日曆是最常見、最便宜的複雜功能,很少會增加腕錶的成本。但也有例外,例如使用雙日曆盤分別顯示每一位數字的大日曆複雜功能。簡單的日曆功能大多數需要手動調整,例如以30天結束的月份(自動調整為31天)和二月較短的月份。日曆有多種顯示方式,最常見的是在3點鐘位置的窗口中顯示,1945年由勞力士日誌型普及。不過日曆窗口也可以出現在錶盤的任何位置,例如6點鐘或9點鐘位置,甚至在錶盤的4點鐘和5點鐘位置之間。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複雜功能,但有些腕錶會將日曆盤露出,來以增添幾分工程設計的華麗感。
指針式日曆
指針式日曆不通過視窗顯示日期而是使用額外的指針指向當前日期所對應的數字,這些數字通常印在錶盤周圍。這種指針式日曆的誕生早於常見的日曆視窗,但如今已不太常見,但Oris等品牌仍在繼續沿用這種風格。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了視窗對於錶盤的干擾,但缺點是顯示不那麼直觀,無法快速查看日期。指針式日曆也可以存在於小錶盤中,為標準日曆視窗提供了另一種個性化選擇。
指針式日期
大日曆
如前所述,大日曆擁有比常規日曆窗更大的視窗,顯示日期的兩個數字使用獨立的日曆盤,0至3的小日曆盤和0至9的大日曆盤。這種設計更為複雜,需要極高的精度才能使數字完全一致。這樣做的好處是日曆窗口更大更容易看清,但與標準日曆顯示相比價格也會更高。 Autark系列、Array系列和40毫米Omnium系列等存儲腕錶均配備大日曆複雜功能,搭載我們自產的K1自動機芯。
Horage Omnium搭載大日期盤
星期日曆
星期日曆顯示有一個單獨的窗口來顯示星期,有時在日期窗口旁邊,有時在錶盤的其它位置(通常在12點鐘位置,而日曆在3點鐘位置)。勞力士於1956年首次推出的星期日曆型如今可謂家喻戶曉。同時天梭、精工、浪琴、豪利時、歐米茄、百達翡麗等眾多不同品牌的星期日曆表數量之多也會讓您大吃一驚。其中一些還配備了更先進的技術,例如年曆,更多詳情請見下文。
星期日曆
萬年曆
只要機芯持續運轉,萬年曆幾乎無需校正。萬年曆理論上可精確運行100年,在新世紀開始時才需要校正。然而在實踐中會有點懸,因為幾乎沒有手錶能連續運行一個世紀,更不用說需要檢修了。這些腕錶通常顯示日期、星期和月份,並可根據30/31天和二月的短月(包括閏年)進行調校。月相複雜功能通常與萬年曆融為一體,使萬年曆更完整或成為全曆腕錶。然而,全曆並不總是萬年曆,反之亦然。萬年曆由英國製表師托馬斯·馬吉(Thomas Mudge)於1762年發明,在百達翡麗於20世紀初為萬年曆腕錶申請專利之前,它一直是一種罕見的懷錶複雜功能。它們具有涵蓋1461天的機械 『記憶』。這些複雜功能依然昂貴,通常為少數奢侈品牌所獨有。一部分萬年曆腕錶使用Dubois Depraz的模組,而另一些則以非常獨特的方式顯示萬年曆,並採用自主研發的技術。
萬年曆
年曆
顧名思義,年曆每年二月需要調整一次。儘管年曆比萬年曆簡單,但實際上它被發明的時間更晚。事實上,百達翡麗在1996年推出了一款複雜但價格更實惠的機芯。與萬年曆不同,年曆通常只顯示月份和日期,有些年曆甚至將日期窗口與月份指針相結合(如歐米茄的尊霸)。儘管年曆是機械腕錶的最新發展,但它已遍布整個行業,浪琴、勞力士、歐米茄、寶珀、愛彼等眾多品牌均已採用這一複雜功能。
以上並不是機械表所有可能的日曆配置,但確實涵蓋了大部分。日期和日曆是腕錶的完美補充,因為它們將時間的計量從小時、分鐘和秒擴展到天、週、月和年。
年曆
期待與大家的互動!
請在評論中寫出您感興趣的其它話題,以便我們能在今後的文章中涵蓋您想閱讀的內容。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和任何對製錶感興趣的人,讓我們的互動延續下去。此外,請訂閱我們的新聞資訊(點擊此處),並隨時關注我們的新產品,我們一直在不斷開發新產品。您也可以查看我們的日誌( 點擊此處),以及Horage性能製錶的論壇(點擊此處)。
下次見!
Erik Sl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