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只有兩類製錶商才是真正的製錶商。 首先是那些歷史悠久的老品牌,它們已經持續經營了一個多世紀,擁有鐘錶界的里程碑和自產機芯。 介於兩者之間的是無數微型品牌和其它品牌,它們圍繞著 ETA、Sellita、Miyota 等外購機芯設計錶殼和錶盤。 他們往往非常酷,但歸根結底,他們也許只算是腕錶設計師。 還有一些相對較新的製錶商如歐瑞璽,自行設計和製造機芯並創新技術,與傳統品牌無異,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更勝一籌。 2009 年,我們的首款腕錶問世,在歐瑞璽15週年之際,來回顧一下我們早期的發展歷程。
HORAGE K1 自動機芯
一切始於一個想法
Andreas和慈育夫婦兩人早已涉足鐘錶業,為其它瑞士和德國品牌提供供應鏈服務。 在一個屋頂日式燒烤派對上,他們開始萌生創立自己鐘錶品牌的想法。 當時他們只能為他人品牌設計,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這些品牌。 很快地他們就堅定了創立自己品牌的想法,但起初只是把它當作一種『業餘愛好』,因為創業的賬單還是要付的。
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是購買一個在石英危機期間倒閉的老品牌、並使其重新煥發活力,還是建立一個全新的品牌?』許多人都嘗試過前者,但都失敗了,後者似乎是最好的選擇。Andreas和慈育於是從零開始創造歷史。
最初的手繪圖
名字的意義
HORAGE 這個名字從賦予意義到設計歷時兩年。 它的外觀非常獨特,與紐約地鐵站的馬賽克磁磚如出一轍,而且使用了精美的字體——瑞士的 Helvetica。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標誌,但其意義也非常重要。
紐約地鐵站的馬賽克磁磚
歐瑞璽(HORAGE) 由兩部分組成-HORA(拉丁語,表示時間、小時和季節)和 AGE(英語,表示一生或時代)。 有趣的是,英文的HORAGE發音同法文的 Orage(H不發音),而法文Orage指的是風雨雷暴。 「雷暴」正好用來形容我們在建立新品牌和研發內部機芯時所面臨的狀況,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Omnium
2007年,歐瑞璽正式成立,兩年後我們的首款腕錶在2009年巴塞爾鐘錶展上亮相。 經過廣泛的研究和對世界各地品牌的考察,我們的首款腕錶 Omnium 誕生了。 如今,這個系列在我們的產品系列中經歷了兩次演變。
早期 Omnium 搭載ETA機芯
設計師 Julia Hou賦予了Omnium精緻的外觀造型,初代Omnium採用 ETA 自動機芯,雖然完全可用,但我們總感覺還能更好。 垂直整合能力是歐瑞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產業中真正擁有未來的必要條件。 我們決定暫停運營,研發自己的自動機芯,這是製錶業最困難的挑戰之一。
第一支Omnium 腕錶的早期草圖
Jonas-K1
從零開始研發新機芯需要新的方法、工具和理念-可以說是全套鐘錶工具包。 我們的 K1 自動上鍊機芯歷時七年研發,但從中獲取的知識和新創造的核心零組讓我們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繼續研發機芯。 這也是一個激進變革的時代——經歷911 事件、2008 年金融危機、蘋果和安卓改變了智慧型手機的模式等等。 同時是我們要經歷的第一個重大『危機』。
K1-我們的登頂之作
K1 峰又稱瑪夏布洛姆峰,被認為是一座對登山技術要求極高、非常艱苦與非常危險的山峰,其東南峰至今只被登頂過四次。 西南第二高峰也只被登頂過一次。 開發這款機芯的難度相當於攀登 K1 峰,我們在2015年成功完成了這項任務。 這個計畫由我們的製錶師Jonas Nydegger(他酷愛在閒暇時打橄欖球)領導,並得到了機芯專家Florian Serex的幫助。 搭載我們全新K1自動機芯的原版腕錶被親切地命名為 "Jonas-K1",以紀念將這一切融為一體的製錶大師Nydegger。
Jonas K1 手錶有三種顏色:藍色、灰色和粉紅色,與我們之後的 Array 系列非常相似,前夾板外露,日期輪很大。 Array 是繼 Jonas K1 之後的又一力作,Multiply 也在不久後問世。 這些腕錶都搭載了我們的首款自產K1機芯,而歐瑞璽也成了合格的瑞士製錶商。
三種顏色選擇的Jonas -K1腕錶
K1初期的三款作品
眾籌試水溫
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樣,從零開始創造一個新的機芯是製錶業最難實現的成就之一,通常需要大量的研發資金。 業內專家表示如果不依附於一個成熟的品牌或集團,開發 K1機芯至少需要一億瑞士法郎。 幸運的是,事實證明這有點誇大其詞,於是我們轉向了當時的新趨勢——線上眾籌。
Kickstarter 讓我們為 Jonas K1 腕錶籌集到將近 122,000 英鎊的資金,超過了 100,000 英鎊的目標。 這筆資金和和額外的投資,加上慈育的在製造和供應鏈專業知識、Julia令人驚嘆的設計以及Jonas的工程和製錶實力,使得該專案的成本只用了許多人預測的一小部分就得以完成。 透過 Kickstarter 線上的其他活動,我們開發了 Array 和 Multiply,同時也在京東眾籌上開展了一次眾籌活動,幫助我們接觸到亞洲市場的錶友們。
K1機芯所有的零件
我們為 Jonas K1 生產的首批 300 個(小批量生產)K1 機芯無疑是需要資金投入的。 在六年的研發過程中,我們投入了 600 多萬瑞士法郎。 這的確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但與一些業內專家預期的1億瑞士法郎相比,這是可以實現的。 Kickstarter 不僅幫助我們籌集了資金,還讓我們從早期客戶那裡獲得了寶貴的真實回饋。
K1 自動機芯
繼 2015 年首次亮相之後,我們的模組化 K1 自動機芯已更新到第十個版本,能夠在不改變尺寸、外形或使用外部模組的情況下添加或刪減複雜功能。一開始,從早期設計到從T0開始完成組裝,K1的整體設計與工程作業都在比爾工廠進行。
自製K1機芯
與早期相比,K1 的改進包括:動力儲備從56 小時增加到65 小時;精選腕錶送往瑞士官方天文台進行認證(天文台錶的精確度為每天-4/+6 秒);18 種可交互配置的功能組合,無需改變錶殼尺寸即可提供豐富的選擇。 我們也使用了矽擒縱機構,它非常耐磨、防磁,比傳統金屬擒縱機構更輕,效率更高。 目前的規格包括:3.5 赫茲頻率(每小時振動循環25,200 次)、22 枚寶石、天文台錶級精度(無論是否經過認證)、矽質擒縱機構、65 小時動力儲備以及25.6 毫米x 4.95 毫米的尺寸 。
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我們重點介紹了歐瑞璽早期的重要時刻、研發自產 K1自動機芯的過程和原因,以及最初的眾籌活動。 這只是個開始,我們創造出更多自產機芯的旅程,這些機芯越加精密複雜,可與歷史悠久的品牌的高端產品相媲美。 儘管我們仍在繼續銷售基於K1 機芯的腕錶,但我們的首款K1自動機芯最終將被封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更先進的機芯,我將在接下來的15/15/15 論壇文章中陸續介紹。
你曾是歐瑞璽的早期顧客嗎? 請在評論中告訴我們你是從這裡購買了哪一款(或幾款)K1機芯腕錶。 如果你還沒購買,哪一款最吸引你的目光?
下次見
Erik Slaven